在內蒙古大興安嶺莽莽林海間,一支年輕的森林公安隊伍正悄然成長。為幫助新警盡快褪去青澀、扛起守護綠色長城的重任,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吉文分局精心組織了一場新警專題培訓,用實戰化的淬煉、手把手的傳承,為林區平安注入新鮮血液。
課堂上的“干貨”:從法條到現場的銜接
“盜伐林木案件中,如何精準測量立木蓄積?這不僅關乎法律條文的適用,更直接影響案件的定性。”培訓課堂上,法制大隊民警裴亦騰手持林區地圖,結合去年辦理的一起濫伐案件現場照片,為新警們拆解執法細節。
培訓內容緊扣林區工作實際,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系統解讀,也包含接處警規范、證據鏈固定、執法記錄儀使用等實操要點。針對新警普遍存在的“理論懂、現場懵”問題,法制大隊特意收集了近三年來轄區內典型案件的卷宗材料,通過“還原現場—模擬處置—復盤糾錯”的方式,讓新警在案例分析中掌握執法技巧。
“第一次模擬制作詢問筆錄時,總擔心遺漏關鍵信息,反復修改了三次才通過。”新警王旭說,這種“實戰化”教學讓他對執法流程有了更直觀地理解,“現在遇到類似情況,知道該從哪些角度切入提問了。”
林海中的“練兵”:在實戰場景中錘煉本領
培訓不止于課堂。在吉文分局轄區的生態管護區,一場別開生面的野外執法演練正在進行。新警們分組行動,在落葉松與白樺交織的林間搜尋“非法獵捕工具”,模擬現場勘驗、物證提取等環節。
“注意腳下的新鮮足跡,這可能是嫌疑人留下的關鍵線索。”老民警肖云峰一邊示范如何使用標尺測量足跡尺寸,一邊提醒新警記錄周圍植被的破壞情況,“林區案件的證據往往藏在細節里,哪怕是一根折斷的樹枝,都可能成為破案的突破口。”
除了野外演練,吉文分局還設置了矛盾調解情景模擬。針對林區常見的林地糾紛、資源權屬爭議等問題,讓新警扮演民警、村民等不同角色,在模擬調解中學習溝通技巧。“有一次模擬調解時,我急于下結論,反而讓‘當事人’情緒更激動了。”新警李紀坦言,這樣的演練讓他明白,執法不僅要懂法律,更要懂民心,“老民警教我們‘先聽后說、換位思考’,這比書本知識更實用。”
傳承中的“初心”:把守護綠色的責任扛在肩上
培訓接近尾聲時,一場“新老對話”座談會讓不少新警紅了眼眶。從事森林公安工作30年的民警劉志平,帶著自己珍藏的林區地圖和執法筆記來到現場,講述著上世紀90年代徒步巡護、風雪中蹲守盜伐分子的故事。
“那時候沒有執法記錄儀,全靠筆和本記錄現場;沒有越野車,巡護靠的是兩條腿和馬。但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勁,就是不能讓林子被破壞。”劉志平翻著泛黃的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每次巡護的路線、發現的問題,“你們現在條件好了,但守護這片林子的責任,一點都不能輕。”
這樣的傳承,貫穿培訓始終。吉文分局為每位新警配備了“師傅”,從日常執法到生活點滴,全方位傳幫帶。新警們說,老民警身上那種“進了森林門,就是護林人”的執著,比任何教材都更有感染力。
如今,參訓的新警已陸續走上崗位。從課堂到林海,從理論到實戰,吉文分局的新警培訓,不僅是業務能力的“充電”,更是初心使命的“接力”。這些年輕的身影,正帶著所學所思,在大興安嶺的林海中扎根生長,用青春與擔當守護著這片綠色家園。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生態圖像庫 支持:關注森林網
京ICP備05067984號-28
基于E-file技術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