儻駱古道是一條從長安到漢中的千年古道。這條古道北從周至縣駱峪進秦嶺,南由洋縣的儻水河口入漢中,全長240公里, 是一條極為險峻的道路,李白“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詩句,所指就是這條儻駱古道。 儻駱道又名黨駱道,駱谷道,始通于三國,是穿越秦嶺,連通關中與漢中最近捷的古道路。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經由此路至漢中、四川。 儻駱道北口在周至縣西駱峪(駱谷),向西南經太白、洋縣,三次翻秦嶺及其支脈,出儻水谷(儻谷)至漢中盆地,古道全長約200公里。 儻駱道一線的棧道、棧橋、摩崖碑刻等遺存共發現50余處,主要分布于西駱河、黑河水,儻水等河谷,其架木或架石的棧孔多開鑿于河流一側的懸崖壁上下,個別地點的棧孔多達70余個。棧孔以方形和圓形為主,也有呈馬蹄形、三角形的。棧道的修造方式有平梁立柱式、干梁無柱式、依坡搭架式以及凹槽式。 儻駱道,因南口曰儻(在陜西洋縣境內)北口曰駱(在陜西周至縣境內),故名,又叫駱谷道,長約500華里。在中國歷史上穿越秦嶺的諸條古棧道中,儻駱道最靠近秦嶺主峰太白山,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圍的五、六座分水嶺,人煙稀少,猛獸出沒,是最便捷也最艱險的一條。秦嶺橫亙中國中部,被稱為華夏龍脈,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南北氣候的分水嶺。大致而言,秦嶺以北為黃河流域,以南就是長江流域了。《水經注》載:太白山“于諸山、最為秀杰,冬夏積雪,望之皓然。” 古道穿越秦嶺,艱險不言而喻,詩仙李太白有《蜀道難》嘆曰:“……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顛。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石梯石棧相鉤連……” ![]() ![]() ![]() ![]() ![]() ![]() ![]() ![]() 文字轉自《百度百科》 |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生態圖像庫 支持:關注森林網
京ICP備05067984號-28
基于E-file技術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