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了,冬候鳥遷徙過境漸近消聲,而夏候鳥你追我趕此起彼伏,一時間,江南田野上的鳥類又多了起來。除了人們比較熟悉的集大群的白鷺和常跟在耕牛身邊的相伴為安的牛背鷺外,還有一種飛起來白色停下來是褐紅色的鷺科鳥類——池鷺。
池鷺(Ardeola bacchus),顧名思義,跟水有關,想必是因為它經常出沒池塘等淡水濕地而得名。池鷺通常棲息在稻田、池塘、湖泊和沼澤濕地等水域,也偶見于水域附近的竹林和樹上。廣泛分布于我國華南、華中及華北地區,在長江以北多為夏候鳥,長江以南則為冬候鳥或留鳥。
每年的春末夏初,池鷺會換上新裝(繁殖羽)從越冬地飛來繁殖地。繁殖期3一7月,其時頭、頸、胸變成了栗紅色,背羽則成了紫黑色。非繁殖期成鳥及亞成鳥其羽色在站立時顯深褐色縱紋。池鷺兩翼的白色和上體的深色在飛行與站立時給人以明顯不同種的視覺誤差。
池鷺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食,菜單包括魚蝦泥鰍和螺蛙昆蟲等。性安靜,喜獨居。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長時間靜待獵物,一有發現即飛快精準地出擊捕食。常會與夜鷺、白鷺、牛背鷺同在竹林、杉林等林木頂處營巢、生兒育女。觀察中我也有發現親鳥喂雛時的“吐哺”:雛鳥咬住親鳥的喙,親鳥將食物吐出塞進雛鳥的嘴里。到了秋天,新生代翅膀硬了,它們又飛去越冬地。
大部分鳥類的羽色雌雄有別,且雄鳥的羽毛更靚麗,以吸引雌鳥。而鷺科鳥類的羽毛卻是雌雄同色,僅憑羽色,一般無法區分它們的性別。不過它們的繁殖羽較之于非繁殖羽都更加靚麗,這也是自然選擇和審美進化使然。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生態圖像庫 支持:關注森林網
京ICP備05067984號-28
基于E-file技術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