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壩鎮地處祁連山淺山區,位于高臺縣城西南56公里處, 由原新壩、紅崖子兩鄉合并而成,2013年撤鄉建鎮,總面積78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47萬畝,現轄30個村,2個農場,295個村民小組,5340戶,20176人。
新壩鎮古稱鎮夷堡,為明代高臺千戶所領四十四堡之一,稱為鎮夷壩堡,雍正三年(1725)改縣后,改稱鎮夷堡。
民國縣以下行政區劃為區、村制,新壩為第五區。第五區區公所設新壩堡,領暖泉、順德、鎮邊、新壩、從仁、霞光、三鳳等村;民國28年(1939),區村制改為鄉(鎮)保甲制。稱祁連鄉,祁連鄉領12保。第一保,暖泉;第二保,照中;第三保,順德;第四保,慶滅;第五保,從仁;第六保,新東;第七保,新西;第八保,鎮邊;第九保,鎮夷;第十保,霞光;第十一保,紅崖;第十二保,三鳳。
建國后為祁連區,后改為五區。祁連區領8鄉:暖泉、照中、順德為一鄉,元山子、河西壩為二鄉,新壩為三鄉,鎮邊為四鄉,鎮夷壩、黃蒿渠為五鄉,紅崖子為六鄉,河西渠為七鄉,紅沙河為八鄉。1953年6月調整區鄉.更改名稱,五區區公所設新壩,領10鄉:新壩東鄉、新壩西鄉、元山子鄉、暖泉鄉、順德鄉、鎮邊鄉、河西壩鄉、紅崖東鄉、紅崖西鄉、小壩鄉。1955年11月,撤區并鄉,撤銷區一級建制。全縣55個農業鄉合并為24個農業鄉,兩個非農業鄉(鹽池、窯溝)未變動,4街合并為一鎮。全縣為1鎮26鄉,新壩所屬劃分為河西壩鄉、新壩鄉、紅崖子鄉、暖泉鄉、紅沙河鄉。1958年10月,實現人民公社化,稱新壩人民公社。1961年5月,全縣調整社、隊規模,將8個農村人民公社調整為28個公社,新壩分為暖泉、元山子、新壩、二壩溝、紅崖子、紅沙河6個公社。1964年秋,全縣調整公社、大隊體制.將全縣劃分為10個農村人民公社、1個鎮公社。新壩、暖泉、元山子公社合并為新壩公社;紅崖子、紅沙河、二壩溝公社合并為紅崖子公社。1983年11月,農村實行政、社分設,不打亂原行政區劃和隸屬關系,將公社、大隊、生產隊改為鄉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2005年2月撤銷紅崖子鄉,并入新壩鄉。 2013年11月省民政廳同意高臺縣新壩鄉撤鄉設鎮。
點擊放大
點擊放大
點擊放大
點擊放大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生態圖像庫 支持:關注森林網
京ICP備05067984號-28
基于E-file技術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