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與數量都要有
有一句話非常酷,大家都聽過,「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大多數情況下這句話都是對的,但是對于設計這個行當來說可能話就不能這么講了。
對比起 1).一個你認為已經是完美的方案出來。2).十個八個但可是每個都一般般的方案。拿出三兩個不錯的方案出來或許是更好的選擇。“質量和數量都要有”。
我們面向需求對產品進行設計,而實際上在你開始設計之前,需求提出者(無論是你的客戶、PM又或者是老板)的心目中對于這個產品應該長成什么樣子已經有了一個模糊輪廓。面對這種情況,一個方案很難讓大家都滿意,假如你能多拿出一個方案的話,或許就能減少某些意見上面的分歧。推動項目前進的最好的辦法是拿出至少倆方案:
盡量貼近他們心目中「模糊的輪廓」進行設計(并尋找這種設計會帶來的問題)
作為一個設計師,做出你覺得更優的設計方案
情況可能你在沒做出第一個方案之前,就知道這樣搞根本行不通,但是把這個「行不通」的方案做出來才是這一步的關鍵所在。老板們在親眼所見、親身體會之前,是無法理解為什么這樣做會行不通的。最后的結果通常是,你將方案一的一點點東西加到方案二里面去(畢竟老板),但是你推動項目前進,而且也總好于最后用上了那個行不通的方案一。
設計陳述超重要
設計出一套完美無瑕的解決方案,但你卻沒能很好地跟別人陳述清楚你的設計思路以及你的設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話,這套方案也無法得到別人的贊同。要將自己設計的思想概念植入到別人大腦里面,講得一手好故事的能力非常重要。
給出倆小建議大家參考參考:
多做調查研究:多看看同類型產品是怎么做的,比如說友商的競品,又或者是一些大廠的產品(國外的有 Facebook、Google 以及 Apple 等等,國內有 BAT 等等。)揣摩一下別人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會以什么樣的手段來解決,并且盡量去思考為什么他們會這樣做,是出于什么樣的考量。
在陳述你的設計的時候盡量把你整個設計的過程都表達出來,本來你是怎么想的,現在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那么別人就會覺得你這個設計是經過思考的,而不是隨意地就蹦了出來,別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最終呈現在眼前的這個方案是怎么通過一個怎樣的過程設計出來的。
假如道理將的不夠通,故事說的不夠好,那么別人或許并不能完全了解你為什么會這樣做,也會懷疑你是否有經過完整全面的思考。要為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辯護”,那么你就要做足夠多的功課、準備足夠有力的臺詞。
不要停下學習的腳步
對于設計這個行當來說,停止學習的腳步約等于死亡。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學習」這件小事對于我來說優先級很高,只要是對于一個設計師有益的東西,我都會嘗試去或深入或淺表地去了解(各類軟件、領導能力、程序語言等等)。
或許你會說你非常忙碌,但是我相信人的一天總能擠出那么一點點的時間來進行學習。并且,不是所有的技能都需要你投入大塊的時間來去學習的,有很大一部分看起來很難的東西實際上卻要不了你半小時。
一個設計師如果對自己的現狀很滿意,那他很快就會跟不上時代,
在我的第一份工作里面,我學會了 html,css 和 一些基礎的 js,能干一些簡單的網頁開發了。第二份工作里面,我學會了做插畫和動效。而現在,我正在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制作更加精美具體的原型。
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潮流”
時髦的用語,新潮的樣式,時尚的衣著,什么領域都有屬于自己的潮流。而潮流這種東西,絕大部分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消亡。(現在誰還用 low-poly 可能會被打吧···)分辨出哪些設計潮流會活下去并變為經典,哪些會很快消失對于設計師來說非常重要。
追趕潮流,制作出非常 fancy 的界面能夠獲得非常多的贊跟粉絲。追波上面有無數多看起來非常悅目但實際環境中并不能使用的設計獲得了成百上千的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一定要區分清楚理想與現實。
我們要了解時下最流行的設計,但是千萬不要沉迷于此。你天馬行空,時髦到 blingbling 的作品在追波上獲得了很多的贊,這確實非常棒。但是如果你設計出一個具有實際意義,幫助用戶解決了問題的設計,即便只獲得了 3 個贊,這也是一個非常棒的設計。
最近面了好幾個設計師,當我詢問他們關于作品集上面某個作品的設計思路時,他們的言語里總會帶上一個又一個時髦的詞語,但并沒有能夠很好地解釋一些他們自己做下的設計決定。美觀有余,道理不足,很傷。
太長了不想讀
不會吧,你真的一條都沒讀就滾到了最下面了?我明明寫得很短啊,好氣哦,但是還是總結一下這幾個良心建議吧。
「質量比數量更重要」這句話在設計這個范疇里面并不能很好地成立,作為一個設計師你應該兼顧兩者,雨露均沾。
每個設計你都要能夠加以解釋,越清晰越好。
抓緊一切學習新知識的機會。
擺正心態,不盲目追趕潮流。
原文地址:Best Design Advice No One Ever GaveMe
歡迎關注
知乎專欄「極光日報」,每天為 Makers 導讀三篇優質英文文章;
假如你也認為設計師應該懂代碼,請關注個人專欄「DesignCoder」
我的追波:Zhuyuxuan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生態圖像庫 支持:關注森林網
京ICP備05067984號-28
基于E-file技術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