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亞太地區竹工藝大師盧光華大師迎來了其從藝60周年的慶典。在浙江東陽天瀾雷迪森廣場酒店舉辦的“書畫賦新韻 竹道寫丹青”答謝晚宴上,各級領導、藝術大師及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一藝術盛事。同時,盧大師在慶典上對外隆重宣布了一項意義非凡的決定——正式收浙江卓木王總裁杜長江為徒。
盧光華大師從藝六十周年答謝晚宴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以及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陳加元、國家文物局原常務副局長張柏等領導紛紛發表致辭,對盧光華大師的藝術造詣給予高度贊揚。同時,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張紅宣讀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徐念沙的賀信,進一步肯定了盧光華的藝術地位。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發表致辭
盧光華大師發表答謝感言
晚宴現場,多位著名畫家為大師獻上精心創作的畫作,展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藝術友誼。多位書法大家也以各自獨特的書法風格,獻上了精美的書法作品,以筆墨之力表達了對大師的敬意。此外,盧光華大師向廣廈大學和浙江慈善總會捐贈了自己的作品,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教育和慈善事業的支持。
多位著名書畫家為大師獻上精心創作的作品
盧光華大師現場捐贈自己的作品
晚宴特邀了眾多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他們各展才華,獻上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演出。盧光華大師的家人們也精心準備了特色節目,婺劇、越劇的經典唱段,讓整個現場沉浸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
晚宴上精彩的文藝表演
隨著晚宴的深入,一場意義非凡的收徒儀式將活動推向了高潮?,F場播放的短片《傳承》更是讓人感動不已,深情地記錄了盧光華大師與卓木王總裁杜長江之間深厚的師徒情誼,展現了藝術傳承的魅力和價值。
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盧光華(左)與卓木王總裁杜長江(右)合影
卓木王,作為紅木整裝定制的翹楚,其背后有著深厚的傳統工藝底蘊。董事長杜承三在東陽木雕領域深耕數十年,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完美融合。而今,卓木王總裁杜長江更是跨出重要一步,正式拜師亞太地區竹工藝大師盧光華,此舉標志著木雕與竹編兩大傳統技藝的跨界融合正式拉開序幕。此次拜師,不僅是為了深化對傳統工藝的理解與掌握,更是為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紅木整裝定制領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80后新銳紅創二代企業家杜長江
早在年少時期,杜長江便對竹編、木雕等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父親杜承三與盧大師互為知己好友,這也為杜長江提供了與大師交流學習的機會,不僅在技藝上得到極大的提高,也領悟到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重要性。
在盧光華大師眼中,杜長江始終是一位引領潮流的先鋒者,他以別具一格的創意,將紅木家具文化推向了更廣闊的領域。盧大師同樣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潮人”,他對于杜長江勇于探索、不斷創新的行事風格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他為傳統工藝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表示由衷的贊賞。
盧光華大師(左)與卓木王董事長杜承三(中)、總裁杜長江(右)的深厚情誼
此次拜師于盧光華大師門下,杜長江深感責任重大。他深知非遺技藝的傳承不是簡單的復制和模仿,而是要在保持傳統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元素,創造出符合現代審美和需求的家居生活空間。他強調,只有將“學下來”的技藝與“傳下去”的使命相結合,通過每一代人的不斷學習和傳承,非遺技藝才能得以永存,并在年輕一代中煥發新的活力。
杜長江在上海DDS展上分享卓木王品牌的塑造之路
回國后的杜長江與父親杜承三共同創業,把留學接觸到的新潮前衛思想與紅木整裝定制相結合,他巧妙地將時尚與經典、東方與西方的元素相融合,注重場景與體驗的打造,為高端人士呈現既具有文化內涵又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中式生活空間。
卓木王紅木整裝案例
在他的引領下,成功將卓木王從傳統紅木品牌轉型為紅木整裝高端定制領域的佼佼者,這一策略使得卓木王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備受消費者喜愛,也讓卓木王這一百年企業成為紅木整裝專家和中式高定家居的創領品牌。
卓木王斬獲多項大獎
未來,杜長江將承載著傳承與創新的雙重使命 ,在盧光華大師的悉心指導下,持續深化木雕與竹編技藝的跨界融合,推動紅木整裝定制不斷創新,引領中式高定家居行業邁向全新高度,為客戶創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空間。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生態圖像庫 支持:關注森林網
京ICP備05067984號-28
基于E-file技術構建